央媒看河南|分类施策 全力做好小麦抢收
zz
2025-04-05 09:46
随着大众消费行为的成熟,质量、品牌在销售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记者:听起来似乎并不严重,色差又不影响发电效率。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想告诉各级管理层,不要看不起这一点一滴,谁都得关注这些小事,没有小哪来的大。
另外想着今年底出白皮书,关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出这个头?苗连生:很多事都是我们率先搞,这也是对产业负责,得为整个行业说话。所以说风险特别大,还不如现在加紧练内功,省得到后面难受。我们这个315跟国家的315不一样。今后一两年,我们的品牌营销要围绕2013年联合会杯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展开推广活动,到2013年底,主要在欧美市场推广,2014年上半年开始大面积布置,到时候品牌冲击力肯定很大。
你自己家弄个屋顶电站,投入不菲,对质量就会非常敏感,颜色有差别也不行。为什么要搞这个?首先是方便大家伙儿,公司里都是80、90后员工,不愿意自己做饭,下了班买份木须肉、俩馒头,小饭盒一装,便宜卫生,回去就吃。汉能首席执行官李河君称,逆市收购是抄了个便宜,我们踩上点了。
而薄膜太阳能比多晶硅太阳能有更高的技术门槛,可以改善目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困境,给行业带来新变化。此次完成对MiaSol的收购,是汉能在全球技术整合方面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逆市收购,光伏产业或迎来拐点在过去十年,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约翰道尔等风投巨头对MiaSol投资超过5亿美金,目前公司市值超过20亿美金。同时,国内的光伏产业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低价并购的这步棋走得很明智。
昨日,李河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拒绝透露具体的收购金额。汉能代表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世界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最前沿。
凤进认为,汉能的这次并购,很有可能是作为进军美国的战略性手段。尽管这一海外成功并购彰显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独特优势及重要意义,但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表示了担忧,自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光伏产业便一直处于严冬季节,市场一片萧条。李河君说,汉能长兴基地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非晶硅锗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
汉能这次虽然实现了海外并购,但后续还要跨过多道门槛。但可以确定的是,收购价远低于对方此前的12亿美元开价。汉能在浙江长兴县投资118亿元,成立了浙江长兴汉能光伏有限公司。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光伏业正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转折。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发电公司,汉能控股凭借此次并购,获得了全球转化率最高的铜铟镓硒(CIGS)技术,成为在规模上、技术上均领先全球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不成熟的中国企业经济学家金思宇表示:在国际竞争面前,中国企业正越来越暴露出自己的弱项,即缺少真正的可行性分析的能力以及风险管控的能力。
此轮收购到底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正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有待破解的疑问。这一表面上十分正常的跨国收购引起了国内其他同行企业的不安和恐惧,他们担心这很可能是外资太阳能巨头为占领控制中国即将爆发的太阳能市场而采取战略行动的第一步。
而令该收购案显得扑朔迷离的背景在于,SMA与在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动双反的背后推手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和联系。一些样机被送到SMA的德国总部,由于样机中集成了公司的专利技术,甚至商业秘密,对样机的研究还可以透析一国的技术标准,由此,SMA对国内各主流公司的技术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加上披露的财务数据,SMA的竞争将无往不胜。兆伏爱索是2012年1月江苏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兆伏)和江苏爱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索)合并而来的。而且这家外资巨头和欧美掀起的双反浪潮似乎有着某种关联,这让外界充满了疑惑和猜疑。另一家曾经被SMA列为在华收购目标的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并认为其蓄谋已久。这次收购可能对年轻的中国逆变器行业造成长远的损害。
兆伏爱索并不是唯一一家因双反估值大幅下滑的企业,2012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制造商经营都很困难。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SMA收购中国企业的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扫清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收购一家企业已经足够,而多收购一家企业,就面临更多的反垄断风险。
这意味着,通过兆伏爱索一家企业,SMA完全可以实现其全面进入中国这个特殊市场的目标。经计算的收购价格为1.6亿元人民币。
然而,部分国内同行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认为,SMA在收购中国企业过程中存在多重动机,SMA充分利用了中国企业缺乏国际并购经验的特点,通过并购的前期谈判和尽职调查,全面掌握了中国逆变器行业几大公司的技术信息和商业秘密,为其日后对行业的全面控制打下了基础。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欧美双反所造成的中国逆变器行业的困境,使兆伏爱索低价割肉,也是SMA砍价的好时机。
由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缺乏国际并购经验的国内公司在国际巨头面前成为不设防的城市。因此,在合并时,兆伏爱索股权的市场公允价值应不低于6亿元,此次2.2亿元的收购价格相当于三折大甩卖。与此同时,另一个悲观的观点则认为,继兆伏爱索之外,更多的逆变器企业很可能会步其后尘,成为外资公司的囊中之物,而对于SMA来说,它则有了更多的猎物选择。双反压价对于SMA与兆伏爱索的这起并购,外界在惊叹SMA灵敏商业嗅觉的同时,更佩服其在本次收购中的一石多鸟策略。
其中一家企业的律师则告诉记者,SMA于2012年12月20日公告了与兆伏爱索的收购,作为一家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上市公司,SMA操作这样一桩跨国并购应该需要3~6个月时间,严谨的德国人聘请了德国CMS德和信律师事务所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做了全面的尽职调查,买卖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SMA签约前还需取得董事会、监事会的批准。其次,SMA通过并购消除了竞争威胁,同时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通过并购本地企业解决潜在的市场准入门槛。
根据SMA的公告,兆伏爱索的企业价值确定为3.19亿元,在此基础上扣除负债后,才得到公司股权的价值,也就是收购价格。它不仅具有直交流变换功能,还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太阳电池性能和系统故障保护功能。
此次收购在SMA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业内人士的估计,兆伏爱索的负债在1亿元左右,那么兆伏爱索的股权估值为2.2亿元,所以,SMA所收购的72.5%股权价值1.6亿元。以行业唯一上市公司阳光电源(300274.SZ)为例,其2012年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905万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1680万元,同比下降65%。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项收购,标志着占有全球市场40%份额的SMA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争夺未来3年200亿元的逆变器销售市场。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我们未能全面进入该市场。
首先,欧美光伏企业推动了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企业集体陷入低迷,客观上为SMA创造了低价收购中国公司的绝佳机会。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通过合资公司,SMA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并为其生产定制的产品。因此,一直以来在光伏产业链上占据重要地位。
至于中国的逆变器行业状况,与光伏电池片和组件行业不同,中国的逆变器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国际竞争力不强,所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超过10%。从事跨境并购的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张铮律师告诉记者:在商业并购的实践中,的确存在多方调查和比较的情况,因为收购者总是要寻求最佳性价比的收购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如何更快地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批上马,打破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瓶颈,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而在其内部流传着一句话:只要上面不倒,下面个个都吃饱,更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王世江介绍,目前西部一些无电地区已凭借国家补贴陆续引入3000-5000瓦的离网小型光伏发电产品,未来无电地区的离网光伏电站推广力度有望加大。
市场本来挺好的,都是被同行搅混了。
短期看,价格反弹将维持一段时间。